| 词条 | 朝 |
| 释义 | 细说汉字:朝
”(潮)的本字,假借为“朝”。“川”又讹变为“ ”。楚文字中则进一步讹变为从“ (舟)”。战国文字或径从“水”旁,作“𣶃”(潮)。《说文》:“朝,旦也。从倝,舟声。”“倝”则是古文字中从日、 的“ ”的讹变,而“舟”则是“ ”的讹变。但“舟”与“朝”声古音接近,故可用为声旁。“朝”字的本义是“早晨”。甲骨文:“癸丑卜,行贞:翌甲寅毓祖乙岁朝 ,兹用。”(《合集》23148)后来也引申为“初期”之义。《洪范五行传》:“自平旦至食事为日之朝,上旬为月之朝,自正月尽四月为岁之朝。”古代早朝听政,百官皆至,所以把朝见也称为“朝”。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:“朝宗于海。”郑玄笺:“诸侯春见天子曰朝,夏见曰宗。”夏代以来,诸侯每年都要朝见天子,晋文公以后改为五年一次。“朝”一般指双方平等或者下级见上级的朝会,如诸侯相见,臣见君,子见父母等。礼崩乐坏后,甚至君见臣也称为“朝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无事,与诸侯相见曰朝。”郑玄注:“事谓征伐。”“朝见”时人们彼此相会,因此“朝”往往有“会同”、“会见”之义。由于早朝听政,“朝”也引申出“政务”之义。后来还由听政之时的“朝”引申为听政之所的“朝”,如“朝廷”、“朝野”等。也通假为“潮”、“晁”、“召”等。(王志平)——李学勤《字源》 扩展阅读
|
| 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