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㟁 |
释义 | ![]() 㟁 拼音àn 注音ㄢˋ 部首山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五笔MDFH仓颉UMMJ郑码LLAE四角21741结构左右统一码37C1笔顺丨フ丨一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㟁 ⒈ 同“岸”。 统一码㟁字UNICODE编码U+37C1,10进制: 14273,UTF-32: 000037C1,UTF-8: E3 9F 81。 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)。 异体字
English(a variant of 岸) shore; bank; beach; coast 康熙字典![]() 岸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5画 《唐韻》五旰切《集韻》魚旰切《韻會》疑旰切《正韻》魚幹切, 又階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襄岸夷塗。《註》襄,高也。岸,殿階也。 又魁岸,雄傑也。《前漢·江充傳》爲人魁岸。《註》岸者,有廉稜如崖岸形。《唐書·宦者傳》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。 又道岸。《詩·大雅》誕先登于岸。《註》道之極至處也。 又露額曰岸。《後漢·馬援傳》帝岸幘見援。 又獄名。《詩·小雅》宜岸宜獄。《註》鄕亭之繫曰岸,朝廷曰獄。韓詩作犴。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岸【卷九】【屵部】 水厓而高者。从屵干聲。五旰切 说文解字注(岸)水厓洒而高者。各本無洒字。今依爾雅補。釋丘曰。望厓洒而高岸。夷上洒下不漘。李巡曰。夷上、平上。洒下、陗下。故名漘。孫炎曰。平上陗下故名曰漘。不者、葢衍字。據李孫之釋漘、則知李孫之釋岸亦必曰陗下而高上也。陗下者、謂其體斗陗平上。高上者、謂其顚有崔嵬平坦之不同。嵬下曰。高不平也。對夷上言也。洒釋爲陗者。洒卽陖之假借。二字古音同。 |
随便看 |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