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词条
朝审
释义
条目
朝审(朝審)
拼音
cháo shěn
注音
ㄔㄠˊ ㄕㄣˇ
朝审
词语解释
解释
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。始于明天顺三年。每年霜降后﹐三法司(刑部﹑都察院﹑大理寺)把已判死刑尚未执行的重囚犯罪情节﹐摘要制册﹐送九卿各官详审﹐分列"情实"﹑"缓决"﹑"可矜"﹑"可疑"﹑"留养承嗣"等类﹐上呈皇帝裁决。
朝审
网络解释
朝审
朝审是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。始于明天顺三年(公元1459年),在霜降后对于京师判决的“斩监候”“绞监候”案件由三法司及中央重要官员进行会审。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朝审制度并且发展出了秋审制(专指对外省死刑案件的复核)。
朝审的结果一般分为情真、可矜、可疑、有词(明朝)或情实、缓决、可矜、留养承祀(清朝)等类,情真/情实类需奏请皇帝裁决才可执行死刑,并且每年都会有不予勾决的犯人。其他犯人一般都改为流放或充军。
随便看
疲懒
疲懦
疲懶
疲拙
疲敝
疲敶
疲於供命
疲於奔命
疲斾
疲旆
疲暮
疲暮逢君
疲曳
疲朽
疲极
疲極
疲殆
疲殚
疲殫
疲民
疲氓
疲沓
疲獘
疲玩
疲甿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Copyright 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
更新时间:2025/8/9 4:44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