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词条
朔鼙
释义
条目
朔鼙
拼音
shuò pí
注音
ㄕㄨㄛˋ ㄆㄧˊ
朔鼙
词语解释
解释
即鼙鼓。古代射礼奏乐时﹐须先击鼙鼓﹐故称。
朔鼙
网络解释
朔鼙
击奏膜鸣乐器。也作朔鞞,简称“朔”。一种与大鼓配制的小鼓。周代已用于宫廷礼乐,悬挂在建鼓西侧,于乐曲开始时敲奏。在礼乐中,通常先击“朔鼙”,再击“应鼙”。
《仪礼·大射》:“建鼓在其南,东鼓。朔鼙在其北。”郑玄注:“朔,始也。奏乐先击西鼙。”郑玄注:“应鼙,应朔鼙也。先击朔鼙,(应鼙)应之。鼙,小鼓也。在东便其先击小,后击大也。”
随便看
废退
废逐
废铁
废铜烂铁
废锢
废阁
废阙
废队
废除
废革
废顿
废饰
废首
废黜
庠
庠均
庠塾
庠士
庠学
庠學
庠序
庠斆
庠校
庠步
庠生
𤿊
𤿌
𤿍
𤿏
𤿐
𤿑
𤿒
𤿓
𤿔
𤿕
扬跞
扬较
扬辉
扬铃打鼓
扬镳
扬长而去
扬长避短
扬风扢雅
扭
扭亏
严城
严塞
严墙
严壁
严声
严壹
严处
严备
严复
严妆
𦘵
𦘶
𦘷
𦘸
𦘹
𦘺
𦘻
𦘼
𦘽
𦘾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Copyright 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
更新时间:2025/9/24 16:01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