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、词语:
词条
朔鼙
释义
条目
朔鼙
拼音
shuò pí
注音
ㄕㄨㄛˋ ㄆㄧˊ
朔鼙
词语解释
解释
即鼙鼓。古代射礼奏乐时﹐须先击鼙鼓﹐故称。
朔鼙
网络解释
朔鼙
击奏膜鸣乐器。也作朔鞞,简称“朔”。一种与大鼓配制的小鼓。周代已用于宫廷礼乐,悬挂在建鼓西侧,于乐曲开始时敲奏。在礼乐中,通常先击“朔鼙”,再击“应鼙”。
《仪礼·大射》:“建鼓在其南,东鼓。朔鼙在其北。”郑玄注:“朔,始也。奏乐先击西鼙。”郑玄注:“应鼙,应朔鼙也。先击朔鼙,(应鼙)应之。鼙,小鼓也。在东便其先击小,后击大也。”
随便看
修夜
修奉
修女
修好
修姱
修威
修嫮
修孝
修学
修學
修完
修官
修定
修定寺塔
修实
修宫钱
修家
修容
修寿
修尙
修尚
修峻
修崇
修己
修布
𠽯
𠽰
𠽱
𠽲
𠽳
𠽴
𠽵
𠠷
𠠸
𠠹
掏擗
掏渌
掏漉
掏火
掏火耙
掏空
掏窟窿
掏腰包
掏道
掐
福用
福田
福田衣
福田院
福由心造
福界
福相
福礼
福祉
福祚
彐多
彐大
彐大
彐大
彐大
彐大
彐天
彐天
彐天
彐女
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,二十万个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Copyright © 2004-2023 Sdict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
更新时间:2025/11/9 0:44:03